EMS诱导粒用高粱的突变体筛选和鉴定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3)

引用 0|浏览23
暂无评分
摘要
为确定粒用高粱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并创制粒用高粱新种质,本研究以粒用高粱亲本系2055B和10125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调查EMS诱变对高粱出苗、叶色、叶形、穗型、育性及生育期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粒用高粱亲本系的出苗率、幼苗成活率、结实率均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突变率则随着EMS诱变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同一水平EMS处理对两亲本的抑制作用不同,恢复系10125的出苗率、成苗率、结实率受抑制作用均小于保持系2055B.综合考虑出苗率、结实率和突变率等数据,2055B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为14h和0.25%,10125的最佳诱变处理时间和浓度是14h和0.3%.通过对诱变后M2代进行表型观察、鉴定和筛选,获得了早熟、矮秆、分蘖等性状的突变材料,初步构建了粒用高粱EMS突变体库,为开展高粱育种和功能基因定位提供了新种质和基础材料.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