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wf(2023)

引用 0|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近年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事件的预警和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全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2360起,累计报告病例90689例,死亡病例5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的高发期是冬、春两季,分别在11—12月和3月呈现两个高峰.浙江、广东、江苏、重庆、福建、山东、安徽、广西、湖南和湖北等10个省份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较多.明确病原体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共2269起,其中病毒感染导致的事件占95.7%(2171/2269),细菌感染导致的事件占3.7%(84/2269),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事件占0.6%(14/2269).在所有明确病原体的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中,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占93.5%(2122/2269).生活接触传播、食品污染和饮用水污染是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生活接触传播所致事件占比最高(51.0%,1204/2360).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的主要场所,共发生2163起.结论 近年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事件发生数呈上升趋势,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托幼机构和学校是其发生的主要场所.今后应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卫生监管和重点人群的健康宣教,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同时提高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诊断能力,提升事件监测报告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类事件的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