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眩晕宁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

Li Jiaqi, Huang Jiaqi, Shi Rui,Huang Zhihong, Wu Chao, Zhang Jingyuan,Zhang Fanqin,Liu Xinkui, Cheng Guoliang, Li Bing,Wu Jiarui

wf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眩晕宁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数据库收集天麻眩晕宁颗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TTD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梅尼埃病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成分-预测靶点"网络、"药物-成分-潜在靶点"网络、梅尼埃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R软件RStudio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对筛选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天麻眩晕宁颗粒的活性成分191种,以及梅尼埃病潜在靶点117个.GO分析过程涉及2 263条生物过程、108条细胞组分和196条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钙离子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15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相关靶点之间结合能较低,亲和力较好.结论:本研究验证和预测了天麻眩晕宁颗粒中的活性成分谷甾醇、泽泻醇C和去氢钩藤碱等能作用于多个靶点,调控多条通路实现对梅尼埃病的治疗,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