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布氏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感染特征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ist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培养布氏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感染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送检的13455份临床标本,包括13238份血培养标本和217份骨髓培养标本,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样本进行检测.需氧瓶阳性报警后观察细菌生长曲线特点,接种于血平板,在35℃、5%CO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并进行生化鉴定;统计血培养和骨髓培养的阳性报警时间;抽取本组85例疑似布氏杆菌感染患者,了解其临床特征.结果 血培养检出马耳他布鲁菌68例,骨髓培养检出16例患者,与85例疑似布氏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均有不规则发热、头痛、乏力以及关节疼痛等,且均具有动物接触史;生长曲线具有相似特点,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对应的纵轴较短,稳定期平缓,符合布氏杆菌的生长特点.1例患者血培养和骨髓培养结果均为阴性,但该患者血培养细菌生长曲线及临床体征都符合布氏杆菌感染,且临床按照布氏杆菌感染治疗方案诊疗成功.在确诊的68例血培养标本中,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报警平均时间(4.15±0.30)d,16例骨髓培养标本阳性报警平均时间(3.65±0.48)d,骨髓培养较血培养比较阳性报警时间早,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7.37%(16/217)比0.51%(68/13238),P<0.05〕.结论 骨髓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明显早于血培养,阳性率也明显高于血培养;但鉴于骨髓标本不易采集,不能纳入常规送检,因此采用血培养联合生长曲线特点,有助于快速鉴定布氏杆菌感染,为临床早期诊断布氏杆菌感染抢先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传染性疾病的遏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