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有效减少平原河网双季稻种植区农田氮素(N)损失并提高N肥利用率,采用聚氨酯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一次性施肥技术,探究控释掺混肥对早稻季氨挥发损失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连续两年(2018—2019年)在湖南益阳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施N肥(CK)、常规施肥(CF)、聚氨酯包膜尿素(PuCU)、聚氨酯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以6:4比例配比(0.6PuCU+0.4CF)共4个处理,采用半密闭通气法监测水稻生育期间氨挥发特征.结果表明:CF和0.6PuCU+0.4CF处理稻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移栽后10 d内,峰值出现于第2~3天和第10天;而PuCU处理整个早稻生长季氨挥发通量缓慢,略高于CK处理.早稻全生育期CF处理氨挥发损失量(率)最高,达39.48 kg·hm-2(22.22%),N肥吸收利用率(NRE)和N肥农学利用率(NAE)分别为29.19%和13.82 kg·kg-1;PuCU和0.6PuCU+0.4CF处理氨挥发损失量(率)分别为12.01 kg·hm-2(3.91%)和20.70 kg·hm-2(9.70%),NRE分别为60.22%和71.36%,NAE分别为18.99 kg·kg-1和20.34 kg·kg-1.其中,0.6PuCU+0.4CF和PuCU处理早稻季总计氨挥发损失量较CF处理分别降低47.57%和69.56%,而NRE分别提高163.08%和116.29%,NAE分别提高69.85%和55.97%.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稻田氨挥发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早稻季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及pH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聚氨酯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能有效避免施肥后NH+4-N的急剧升高,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并提高早稻N肥利用率,而将其与尿素按比例进行互配能进一步促进N素吸收,提高N素利用效率,但氨挥发减排效果较单施聚氨酯包膜尿素低.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