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Sa Wei, Chen Tian, Lu Fan,Wei Ping,Wei Tianchao

wf(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了解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分离株的基因亚型及遗传进化,2019年从广西鸽场疑似感染P P MV?1的送检临床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进行F基因的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和分子钟的分析.结果显示,从送检样品分离3株病毒株,分别命名为Pi/CH/GX1101/2019,Pi/CH/GX1201/2019和Pi/CH/GX1202/2019.测序结果表明其F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1662核苷酸(nt),编码553氨基酸(aa).分离株的F蛋白裂解位点为112 RRQKRF117,符合强毒株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毒株属于两个基因亚型:Ⅵ.2.1.1.2.1亚型(原Ⅵj)和Ⅵ.2.1.1.2.2亚型(原Ⅵk);分子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Ⅵ.2.1.1.2.1亚型和Ⅵ.2.1.1.2.2亚型毒株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进化分歧;Ⅵ.2.1.1.2.1亚型的Pi/CH/GX1201/2019和Pi/CH/GX1202/2019与位于进化枝低节点的野鸟源参考毒株W4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在一个分支中,而Ⅵ.2.1.1.2.2亚型的Pi/CH/GX1101/2019毒株与进化枝低节点的2株野鸟源参考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的亲缘关系相近,同在一个小簇中.研究结果证明广西鸽群主要流行Ⅵ.2.1.1.2.1亚型和Ⅵ.2.1.1.2.2亚型的P P MV?1,并推测存在从野鸟传入商业鸽群的风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