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参数磁共振与经直肠超声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RI)与经直肠超声(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6例经多参数MRI检查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每位患者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数目1~2处.患者年龄(68.0±6.4)岁.穿刺前患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8.7±6.8)ng/ml,其中 tPSA<10 ng/ml 者4 例,10~20 ng/ml 的 14 例,>20 ng/ml 的8例.所有患者首先行MRI/TRUS融合引导下的前列腺靶向穿刺,将患者的MRI DICOM图像文件导入靶向穿刺UroNav系统(Invivo/Philips),将TRUS图像与MRI影像实时融合,锁定可疑灶所在平面,进行靶向穿刺,每个可疑灶穿刺两针,然后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针前列腺系统穿刺.比较靶向穿刺和传统系统穿刺两者之间的诊断结果和Gleason评分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26例经多参数MRI发现可疑灶患者,行前列腺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共诊断前列腺癌20例.其中,2例系统穿刺结果阳性靶向穿刺结果阴性,11例系统穿刺结果和靶向穿刺结果均为阳性,7例系统穿刺结果阴性而靶向穿刺结果阳性.前列腺系统穿刺共诊断13例,靶向穿刺共诊断18例.系统穿刺Gleason评分[(7.21±0.80)分],Gleason 评分≤6 分、7 分、≥8 分者分别占 15.4%(2/13)、53.8%(7/13)、30.8%(4/13);靶向穿刺 Gleason 评分[(7.86±1.10)分],Gleason 评分≤6 分、7 分、>8 分者分别占11.1%(2/18)、50.0%(9/18)、38.9%(7/18).在系统穿刺和靶向穿刺均明确的11例患者中,7例靶向穿刺Gleason评分高于系统穿刺.结论 MRI/TRUS融合靶向穿刺较TRUS系统穿刺可有效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阳性率,增加高危前列腺癌的检出并降低低危前列腺癌的检出,减少高危前列腺癌的漏诊和过度诊断的发生率.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