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法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安全性评估

Maternal &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Ⅰ型、Ⅱ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0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6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22例B超引导下清宫术;B组22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且术后24~48h内行清宫术;C组52例甲氨蝶呤+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且术后24~48h内行清宫术.比较3组间术后24 h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水平、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术后24h β-hCG下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住院费用多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Ⅰ、Ⅱ型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优先选择B超引导下清宫术,可兼顾疗效、出血少、费用低、损伤小等优点,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