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临床应用中的困境、研究现状与思考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2022)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于近年呈上升趋势.对于CRC,传统药物治疗的效果面临"瓶颈".免疫治疗作为相对新兴的治疗方法,已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肿瘤临床治疗的传统思路、模式及评价体系,因其具有治疗广谱性、疗效持久性等优点,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在CRC的免疫治疗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取得的进展最为突出.继KEYNOTE-016研究提出抗PD-1单抗对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 MSI-H)/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具有应用前景后, KEYNOTE-164研究、KEYNOTE-177研究的结果均表明MSI-H/dMMR型mCRC患者可从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中获益,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去化疗"治疗模式选择[1-2].随后在CheckMate 142研究中, MSI-H/dMMR型mCRC患者在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后,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达69%[3].虽然目前ICPIs在CR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结合ICPIs的研究现状,围绕其在CRC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