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尼克山山前地表破裂带与1962年6.8级地震关系的讨论

Seismology and Geolog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地震频发地段,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0级以上地震.自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又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发生了6.3级和6.4级地震,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地区也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地区.文中通过遥感解译发现阿木尼克山山前的线性特征明显,存在疑似地表破裂.断裂断错不同期的洪积扇、阶地与水系.通过实地地质考察发现其沿线发育断层陡坎、断层凹槽、地震鼓梁、水系扭错等地貌,形成一条走向为N30°~40°W、同震位移达2.3m,长约22km的地表破裂.通过探槽开挖,并结合地表遗迹、地质测年,微地貌测量等方法,确定断裂的性质以走滑为主、逆冲为辅.剖面显示断裂存在多期活动的特点,最新一次活动断错至地表,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根据震级与地表破裂的经验统计关系、同震位移与震级经验关系可知,产生长22km的地震地表破裂所需的平均震级为6.79级,形成长2.3m同震位移的平均震级为7.03级.结合地表破裂情况、探槽剖面资料、地质测年结果、地震地质灾害现象、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并查阅历史地震目录、地方志等文献分析认为,该地表破裂极有可能是1962年5月21日6.8级地震所致,该历史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的阿木尼克山段,与微观震中存在偏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