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体外对中性粒细胞抗真菌作用的影响

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血小板对中性粒细胞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真菌为腐皮镰胞菌标准株.分别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N)和血小板(PL).预先分别用钙荧光白、抗人CD15-FITC和抗人CD41a-PE标记真菌孢子(S)、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将中性粒细胞5×105个/孔均匀接种于培养板.①设定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1:1:20接种,分别于培养1、2、4 h后测定中性粒细胞吞噬率.②设置S组、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比例为1:5:100接种;分别于培养1、2、4 h后测定孢子出芽率;分别于培养4、6、8 h后测量菌丝伸长度.③设置N组、S+N组、S+N+PL组,按照S:N:PL个数为1:5:100接种,分别于培养6、10、14、18 h后,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结果:S+N+PL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大于S+N组(P<0.05).S+N+PL组孢子出芽率、菌丝伸长度小于S+N组,S+N组小于S组(P<0.05).S+N+P组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小于N组和S+N组(P<0.05).结论:血小板可体外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抗真菌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