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预后指数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疗效的评估价值

Journal of Modern Oncology(2022)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以血清中白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为基础的炎症预后指数(IPI)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中的疗效以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286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IP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IPI截断值,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间24例患者失访,以IPI=14.56为临界值,将随访有效的262例肝癌患者分为高IPI组(n=154)和低IPI组(n=108);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数量、肿瘤最大径、是否存在门脉癌栓、AFP水平、TNM分级对肝癌患者的IPI表达水平具有显著影响(P<0.05);随访期间共死亡6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其中高IPI组死亡5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1~28)个月;低IPI组死亡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3(4~36)个月,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IPI>14.56(OR=5.689,95%CI 1.589~13.254)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CRP、ALB、IPI均是影响肝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NLR、CRP、ALB为基础的IPI对于预测肝癌患者手术疗效和预后生存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