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线叶旋覆花不同入药部位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B:Chemical Analysis(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将线叶旋覆花两个入药部位分开裁剪,用水洗净后干燥、粉碎,过孔径为0.25 mm筛网.分取0.02 g粗粉于20 mL顶空瓶中,于120℃加热30 min.所得挥发性成分进入气相色谱仪,以DB-5色谱柱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用配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检测,以保留时间、碎片离子峰定性,以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显示:从线叶旋覆花中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6种(茎叶中)和30种(花中),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71.11%,99.98%.花和茎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有8种,特有挥发性成分有22,38种;茎叶中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芳香烃类、酯类、酮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各13,5,4,9,7,2,3,2,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18.11%,17.32%,12.16%,8.76%,4.05%,0.41%,0.80%,0.32%,9.18%;花中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醇类、醛类、芳香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各18,2,5,2,3种,相对含量分别为52.67%,29.35%,11.50%,2.07%,4.39%.不同入药部位中活性成分烯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较高,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相差较大,但是相对含量大于2.00%的桉叶油醇、巴伦西亚橘烯、(-)-香树烯、γ-橄槛烯均有抗炎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说明这两个入药部位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