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和同源性分析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的耐药特点、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并分析CREC的同源性.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6092株大肠埃希菌,筛选出71株CREC,采用Vitek-2 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MHT)、改良碳青霉烯类灭活法(mCIM)和Carba NP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laKPC、blaNDM、blaVIM、blaIMP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将阳性菌株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Blast程序中进行比对.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指纹图谱确定CREC不同菌株之间的克隆关系.结果 CREC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ICU)和烧伤科,标本来源以尿液为主.药敏结果显示CREC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都在70%以上,仅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低于50%.71株CREC中MHT、mCIM和Carba NP实验阳性的菌株数分别为45株、67株和69株,阳性率分别为63.38%、94.37%、97.18%.43株CREC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34株(79.07%,34/43)携带blaNDM,9株(20.93%,9/43)携带blaKPC-2.另外,携带blaNDM的菌株中blaNDM-1占20.59%(7/34),blaNDM-5占79.41%(27/34),未检出blaIMP、blaVIM和blaOXA-4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依据ERIC-PCR指纹图谱,CREC被分为A-S共19种基因型,未发现优势基因型.结论 本院临床分离的CREC耐药率较高,呈现多重耐药现象,CREC主要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是blaNDM,本院流行的CREC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源性分散.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