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尖端形态的种植体在上颌窦底黏膜不同剥离范围时窦底黏膜的生物力学分析

DENG Yin-xin,MA Pan

Chinese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三种不同尖端形态的种植体在对上颌窦底黏膜进行不同程度的剥离后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上颌窦底黏膜的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分析和对比.方法:对上颌窦骨骼及黏膜进行三维重建,同时建立三种不同尖端形态的种植体模型,从而建立改良式上颌窦内提升术(窦底黏膜剥离程序+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改良式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手术过程.三种不同尖端形态的种植体分别在上颌窦底黏膜分离0 mm时和分离4 mm时提升到10 mm的高度,对上颌窦底黏膜应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上颌窦底黏膜分离0 mm、提升高度达10 mm时,三种种植体作用到上颌窦底黏膜产生的应力峰值分别为:柱状钝头种植体2.81 MPa-73.89 MPa,锥柱状平头种植体 1.12 MPa-110.34 MPa,锥状尖头种植体4.36 MPa-158.32 Mpa;在上颌窦底黏膜分离4 mm、提升高度达10 mm时,三种种植体作用到上颌窦底黏膜产生的应力峰值分别为:柱状钝头种植体0.81MPa-16.55 MPa,锥柱状平头种植体0.76 MPa-22.72 MPa,锥状尖头种植体3.38 MPa-38.03 MPa.结论:使用柱状钝头种植体在行传统的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内提升术和改良式上颌窦内提升术时上颌窦底黏膜应力增加幅度最为平缓,对上颌窦底黏膜的损伤也相对较轻,上颌窦底黏膜破裂穿孔的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可见柱状钝头种植体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黏膜破裂的风险.因此推荐在临床上使用种植体顶端有一定圆弧面设计并且整体形态为柱形的种植体进行上颌窦内提升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