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2020年蜚蠊监测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22)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近年来山东省蜚蠊种类构成、密度、侵害率、季节消长等情况,分析蜚蠊粘捕法的监测结果,为蜚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6-2020年山东省蜚蠊监测数据,采用Excel 2010、R 3.6.0软件对蜚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ArcGIS 10.3软件绘制监测点分布图.结果 2016-2020年全省共捕获蜚蠊22 846只,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99.49%,为优势种,平均密度为0.47只/张,平均侵害率为5.84%.蜚蠊的侵害率呈逐年下降趋势,Co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011,P<0.001),2017年出现1个小高峰.以餐饮行业蜚蠊侵害率最高,为9.83%;超市密度最高,为0.92只/张;宾馆的侵害率和密度均最低,分别为4.30%和0.21只/张.7-9月是蜚蠊密度高峰期,7月蜚蠊侵害率较高.不同生境侵害率、密度高峰期不完全一致.结论 德国小蠊是山东省蜚蠊优势种,超市和餐饮行业是蜚蠊防控的重点场所,应结合不同生境蜚蠊侵害率和密度的季节消长趋势,在高峰期来临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达到降低蜚蠊密度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