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医院近5年新生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Mycology(2022)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新生隐球菌感染的类型、治疗、预后和菌株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新生隐球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我院新生隐球菌感染共47例,感染类型以隐球菌性脑膜脑炎为主(72.3%),78.7%的患者为男性,且大部分患者无HIV感染;此外,有17.1%的患者患有隐球菌肺炎.37例患者进行血清和/或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其阳性率均为100%.所有菌株对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为野生型,90%以上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和泊沙康唑为野生型,对氟康唑为野生型的菌株占85.1%,但对两性霉素B为野生型的菌株仅有53.2%.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者占78.0%,但未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仅有16.7%预后良好.结论 及时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有助于提高隐球菌感染诊断的阳性率,新生隐球菌培养阳性后及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非常重要,根据药敏结果尽早给予联合抗隐球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