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固定在股骨近端纤维异样增殖症中的应用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22)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总结交锁髓内钉固定在股骨近端纤维异样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术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31例(32侧)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近端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资料,其中男24例,女7例;单骨型7例,多骨型24例;手术时年龄(11.4±2.3)岁,随访时间(3.9±1.1)年。手术方式为截骨矫形或原位交锁髓内钉固定,部分股骨颈重建钉经过骺板。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改变,包括股骨颈干角、股骨近端骨干畸形。采用单因素分析术后股骨颈干角丢失的影响因素。结果:31例中13例存在髋内翻畸形,颈干角107.3°±7.1°,23例存在股骨近端骨干弯曲畸形,成角29.5°±9.1°,其中10例髋内翻合并股骨近端骨干弯曲畸形行双处截骨内固定,17例单纯髋内翻或骨干弯曲畸形行单处截骨内固定,5例无显著畸形因病理骨折行原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干角133.2°±5.2°,股骨近端弯曲畸形完全矫正,股骨力线均在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时7例(21.9%,7/32)颈干角由术后133.6°±3.9°,减少到125.7°±3.4°。单因素分析提示股骨近端锁定钉经过骺板病例颈干角丢失比例(0)显著低于未经过骺板固定(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58, P=0.010)。 结论:交锁髓内钉应用于股骨近端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髋内翻和(或)骨干弯曲畸形情况可行单处或双处截骨矫正;术后存在股骨颈干角丢失的风险,股骨颈重建锁钉经过骺板固定能够规避该风险。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xa vara,Osteotomy,Internal fixators,Treatment outcom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