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角膜ATR-FTIR光谱变化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初步探索大鼠死后角膜组织随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化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取65只SD大鼠,于死后0、6、12、24、36、48 h提取角膜样本并采集ATR-FTIR光谱,观察48 h内大鼠角膜主要吸收峰峰位、峰形、吸光度及其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性别、眼别、角膜组织离体与在体吸光度比值差异.结果 随PMI延长,不同性别、眼别、组织离体与在体的大鼠死后各时间点角膜主要吸收峰吸光度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死后48 h内角膜FTIR光谱主要吸收峰峰位及峰形随PMI变化无明显变化,吸光度比值A1339/A1239(r=0.863)、A1453/A1239(r=0.824)与PMI呈显著正相关,最佳拟合曲线为三次方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0.778-0.001x-0.000001403x3(R2=0.786);y=0.957-0.003x-0.000003419x3(R2=0.718).结论 应用FTIR光谱技术检测死后角膜光谱改变对PMI推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眼别、性别、组织离体等因素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