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相对调节反应对屈光手术Nomogram设计值的影响

Recent 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相对调节反应对屈光手术Nomogram设计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62例(124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眼等效球镜度将患者分为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进一步依据有无屈光参差将患者分为非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NA组,34眼)、非屈光参差组低度数眼(LNA组,34眼)、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HA组,28眼)、屈光参差组低度数眼(LA组,28眼).采用WAM-5500开放式自动验光仪进行眼调节反应测量,分别测量50 cm、40 cm、33 cm、25 cm、20 cm处对应的2.00 D、2.50 D、3.00 D、4.00 D、5.00 D调节刺激下的相对调节反应.术前Nomogram值、不同调节刺激下的相对调节反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LNA组、HNA组、LA组和HA组患者相对调节反应均小于其对应的调节刺激.HNA组患者2.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明显高于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HNA组患者5.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明显高于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2.50 D、3.00 D、4.00 D调节刺激下两组患者的相对调节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LNA组和HNA组、LNA组和LA组、LNA组和HA组、HNA组和HA组、LA组和HA组患者不同调节刺激下的相对调节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LA组中,5.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与术前Nomogram设计值呈正相关关系(r=0.444,P=0.020);在LNA组和HNA组中,术前Nomogram设计值与2.00 D、2.50 D、3.00 D、4.00 D和5.00 D调节刺激下相对调节反应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屈光参差患者术前相对调节反应会对Nomogram设计值产生影响,未来可根据患者术前相对调节反应适当调整术前Nomogram设计值以提高矫正效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