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盆地固原凹陷构造-热演化史及油气地质意义

Fault-Block Oil and Gas Field(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生储盖组合良好,但至今油气勘探仍未有明显成效,烃源岩成熟度及其构造-热演化史是影响该区油气勘探深入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盆地中部固原凹陷GC1井岩心样品分别开展了下白垩统镜质组反射率(Ro)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马东山组暗色泥岩Ro介于0.9%~1.1%,已达到成熟生烃阶段.李洼峡组砂岩AFT年龄为37.4±2.4Ma,且经历了完全退火,共同指示了固原凹陷下白垩统曾经历了较高的热演化及生烃过程.埋藏史及热演化史模拟,进一步指出固原凹陷下白垩统—距今100 Ma达到最大埋深和热演化阶段,最大地温梯度可达51~60℃/km;晚白垩世以来,经历了快速到缓慢的冷却抬升和剥蚀过程,始新世再次发生埋藏升温,并保持至今.上述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综合区域地质,认为固原凹陷结构受区域断裂控制,然而凹陷区内部改造相对较弱、生储盖配置良好,推测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