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湖北某三甲医院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22)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对2017—2019年襄阳市中心医院尿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尿路感染治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分离的尿培养病原菌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数据,应用WHONET 5.6和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72例尿培养中阳性检出率为19.50%(3056/15672),革兰阴性菌占77.9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常见(52.45%);革兰阳性菌占12.63%,以粪肠球菌(4.80%)和屎肠球菌(4.80%)为主,真菌占9.50%.尿培养送检率和阳性率最高临床科室分别为泌尿外科(26.20%)和内分泌科(41.90%).分离培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唑啉耐药率较高,均超过5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这3种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均高度敏感,但二者对其它类型抗生素耐药率差异较大.结论 该院尿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碳青酶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要重视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以其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同时应加强重点科室监测,避免医院感染暴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