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China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isorders(2022)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疾病急性期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卒中后早期认知障碍发病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查阅收集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并在住院期间完善了认知量表评估的患者(123例)资料,其中男性89例,女性34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评分结果进行分组,分为认知障碍组(71例)和认知正常组(52例).基于磁共振信息收集急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信息包括脑梗死部位、梗死范围资料并量化.同步收集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临床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轻型卒中患者中,有认知障碍患者的年龄以及NIHSS评分均高于无认知障碍的患者(P<0.05).在收缩压以及脉压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舒张压低于无认知障碍组患者(P=0.01).对比非认知障碍组,认知障碍组反而有更低的甘油三酯水平(1.36±0.76 vs 2.01±1.86,P=0.01).同时累及皮质以及皮质下的卒中会有更低的MMSE总分、定向力以及语言和执行功能评分(P<0.05).而单一区域的脑梗死分析结果显示,额叶主要影响注意力、定向力,枕叶影响需要视觉参与的注意力,岛叶影响记忆力和命名.结论:急性轻型卒中患者在卒中急性期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执行功能、定向以及语言.不同梗死区域有不同的脑梗死特点.及时的进行认知障碍的筛查以及临床特点的分析可以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早防早治以及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