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多中心研究

Oncoradiology(2022)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前增强计算机体层成像(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影像组学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2年8月—2020年10月两家肿瘤医院进行NAC并行根治性手术的22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提取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并进行独立的外部验证.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间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差异,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最终联合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学参数构建性能最佳的临床-影像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动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72和0.701.门静脉期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值分别为0.917和0.736.联合病灶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训练集和外部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62和0.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尚无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达到无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病理学预测因子.结论:治疗前病灶的CE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进展期胃癌患者NAC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该模型可作为无创的肿瘤生物学工具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