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龙溪玉"的宝石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Journal of Gems & Gemmolog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四川汶川"龙溪玉"被认为是我国著名"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古玉器玉料的可能来源.采用宝石学常规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汶川产出典型"龙溪玉"样品的谱学特征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试,获得以下认识:(1)"龙溪玉"的折射率为1.61(点测),相对密度为2.95~2.99;"龙溪玉"可分为A和B两种不同的类型,A型黄绿色、质地纯、油脂光泽,以毛毡状交织结构为主,层理构造明显,质优者透闪石含量可达98%以上;B型以灰白夹杂灰黑色为主,质地较粗,丝绢-玻璃光泽,纤维状交织和叶片状定向结构为主,透闪石含量在70%~90%,含碳酸盐矿物等次要矿物,两类均属透闪石质玉;(2)"龙溪玉"样品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与标准透闪石光谱特征峰一致,存在特殊的微量辉钼矿、钼铅矿等矿物包裹体,但B型料红外吸收光谱存在额外的1 446 cm-1吸收峰,表明样品含较多碳酸盐矿物;(3)化学成分特征显示,"龙溪玉"样品中Na2O的含量与中酸性岩浆岩和镁质大理岩/白云质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的透闪石玉类似,成玉过程有明显的热液参与,其中,B型料CaO含量、烧失量明显偏高,具有R型玉的特点;而A型玉料矿物组成单一、结构细腻,类似于P型玉.根据和国内其它产地闪石玉的化学成分特征的比较,初步认为高MnO和高P2O5可能是"龙溪玉"重要的主量元素产地标型特征之一.上述结果可为古玉溯源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