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病原菌构成及其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标本分离病原菌构成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和耐药表型.方法 收集2019年至2020年儿外科住院患者肛周和阑尾脓肿培养阳性的非重复标本.菌株鉴定应用质谱仪,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仪,纸片扩散法(K-B法)作为药敏试验的补充.应用WHONET5.6软件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共收集非重复分离病原菌分别为112株和132株.肛周脓肿分离革兰氏阳性菌30株(26.8%),革兰氏阴性菌82株(73.2%);阑尾脓肿分离革兰氏阳性菌12株(9.1%),革兰氏阴性菌120株(90.9%).肛周脓肿分离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阑尾脓肿分离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肛周脓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占各自菌种的5.3%(2/38)、41.7%(15/36),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00%(28/28),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阑尾脓肿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4.1%(42/78),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率为1.3%(1/78),铜绿假单胞菌(26株)均为敏感菌株.结论 小儿肛周和阑尾脓肿分离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菌种类型不一,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