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临床比较分析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2022)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AMAN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高峰期的Hughes评分,将得分≥3分者纳入缓慢恢复组,得分<3分者纳入快速恢复组;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结果:纳入缓慢恢复组27例,纳入快速恢复组23例.缓慢恢复组在发病高峰时Hughes评分4~6分,发病年龄大,前驱感染以腹泻多见,伴有延髓受累,肢体瘫痪完全,可累及呼吸肌,需机械辅助通气.快速恢复组发病高峰时Hughes评分2~4分,发病年龄小,临床症状轻,肢体瘫痪轻,多伴肢体麻木.AMAN肌电图特点:感觉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常.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腓总神经DML高于正常值(P<0.05),而MCV低于正常值(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第1周内就开始下降,且除胫神经外,缓慢恢复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总神经的CMAP波幅均低于快速恢复组(均P<0.05).AMAN患者的各运动神经F波引出比率降低,缓慢恢复组上肢尺神经和下肢胫神经的F波未引出率均高于快速恢复组(均P<0.05).结论:AMAN为单纯运动神经受累,感觉神经正常,运动神经以轴索损害为主,伴有传导阻滞,运动神经CMAP波幅越低,F波未引出比例越高,恢复越慢,预后越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