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和传播特征分析

Zhonghua jie he he hu xi za zhi = Zhonghua jiehe he huxi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2022)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分析湖南省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描述相应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基因型分型和成簇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3 862例完成包括吡嗪酰胺在内的五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测试的患者基本信息和药敏结果,计算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率,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212株吡嗪酰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其进行24位点的MIRU-VNTR分型,用遗传差异值(h值)和Hunter-Gaston指数(HGI)进行位点分辨率的评价,运用BioNumerics 5.0软件对MIRU-VNTR结果进行成簇分析;并进一步对簇内的菌株进行 pncA测序分析。 结果:湖南省结核病患者的吡嗪酰胺耐药率为14.7%(566/3 862),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吡嗪酰胺耐药率为60.5%(511/84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抗结核药物全敏感(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均为敏感)的结核病患者,单耐异烟肼、MDR-TB患者产生吡嗪酰胺耐药的风险更高,调整OR值(95% CI)分别为:13.08(5.67~30.18)、298.41(164.88~540.08), P值均<0.01。成簇性分析结果显示:65株菌株形成19个簇,成簇率为30.7%(65/212),8个簇至少存在两株菌株具有相同的 pncA突变类型,其中4号簇的4例患者、6号簇的3例患者和16号簇的2例患者均居住在同一个县。至少有47.6%[101(47例初治患者+54例复治成簇患者)/212]的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患者提示是由传播导致的。 结论:湖南省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形势较严峻,对任意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尤其是MDR-TB患者,需尽快进行吡嗪酰胺药敏测试从而确定治疗方案;近一半结核病患者产生吡嗪酰胺耐药是由于传播导致,吡嗪酰胺耐药结核病的防治策略是重点做好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同时,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和控制。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Tuberculosis,Pyrazinamide,Tuberculosis, multidrug-resistant,Tandem repeat sequences,Genotyping technique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