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攻击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攻击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黑龙江、湖北、安徽、广东、云南5省15 623名初中生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攻击行为、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心理特征、家庭情况以及一般人口学特征等.结果 青少年高水平攻击行为的检出率为23.5%(3 670/15 623),男生(24.4%)高于女生(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0,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x2=620.68,P<0.01);在控制省份、年级、性别、民族、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父母教育程度、教育方法、独生子女、生活事件、情绪管理、心理韧性等因素后,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水平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OR=1.27~1.84),且关联强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值均<0.05).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水平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R=1.02~1.10,P>0.05).结论 青少年攻击行为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增加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可能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