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中游蓬安段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2022)

引用 0|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研究调查了蓬安段2014—2019年洪水期(6、7和8月)和枯水期(11、12和1月)渔获物,用11项鱼类功能性状类型结合蓬安段鱼类群落结构特点来分析该江段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在洪、枯期上的变化及与水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9年洪水期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香浓威纳指数均高于枯水期;(2)SIMPER分析显示,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子陵吻(鰕)虎鱼Ctenogobius giurin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鳜Siniperca chuatsi、蛇(鮈)Saurogobio dabryi、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鲫Carassius aurat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和(鳖)Hemiculter leucisculus是造成洪水期与枯水期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差异贡献种;(3)各年份洪水期的功能丰富度FRic、功能离散度FDiv、功能散布度FDis和二次熵指数Rao及2015、2016和2017年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均显著高于枯水期(P<0.05),表明枯水期鱼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显著低于洪水期,即枯水期水生生态系统功能较脆弱;(4)鱼类群落功能多样性与水环境因子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不同时期的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程度则呈现较大差异,表明功能多样性是鱼类群落结构和各水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