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术前后PIVKA-Ⅱ、AF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根治术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甲胎蛋白(AF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9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行根治术的HCC患者154例,收集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左右血清PIVKA-Ⅱ、AFP水平并进行分析,分别计算PIVKA-Ⅱ、AFP术后与术前比值,根据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由最高约登指数确定截断点,分为高值组与低值组,比较两组复发率及无复发生存期(RFS),观察PIVKA-Ⅱ、AFP变化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154例患者中79例出现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IVKA-Ⅱ及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IVKA-Ⅱ、AFP均低于手术前(P<0.001).高值组复发率高于低值组,RFS较短(P<0.001),PIVKA-Ⅱ比值用于诊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AFP比值为0.747,二者联合为0.845,多因素分析提示,低分化、PIVKA-Ⅱ比值≥0.68、AFP比值≥0.53、PIVKA-Ⅱ比值+AFP比值≥0.55为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IVKA-Ⅱ、AFP手术前后的变化与肿瘤复发相关,监测PIVKA-Ⅱ、AFP水平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