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Stomatology(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2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例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病理资料、术前诊断、治疗方式及术后神经损伤情况等.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70岁.临床表现仅为境界清楚的无痛性腮腺区肿物,均不伴面神经瘫痪等症状.2例术前诊断为混合瘤,3例术前诊断为腺淋巴瘤.治疗方式为肿瘤合并神经切除后神经端端吻合术.术后随访4例患者面神经功能基本正常,仅一例患者存在H-BⅡ级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随访10~7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及恶变.镜下肿瘤细胞呈长梭形,呈编织状排列.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蛋白在5例患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Vimentin在5例患者胞质中均呈强阳性表达,Sox10在4例患者胞核中呈阳性表达,3例患者局灶表达CK7,细胞增殖能力标记物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3%,AE1、EMA、P63、SMA在全部病例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需要依赖病理诊断,S-100、Vimentin可辅助诊断腮腺内面神经鞘瘤.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