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2017)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秋水仙碱是一类具有抑制微管合成及较强抗炎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常用于痛风的急性期治疗.凭借广泛的抗炎作用,秋水仙碱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包括心包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在内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2].近期研究显示秋水仙碱能够降低心脏外科术后及射频消融术后的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特别是在秋水仙碱治疗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的研究(COPPS)临床试验中,心脏外科术后第3天至1个月内应用秋水仙碱可使术后房颤的发生率降低45%,住院及康复时间缩短,并能使房颤发作时程减少一半[3].这些结果使得秋水仙碱成为房颤治疗领域的一大热点.当前,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都显示秋水仙碱在减少房颤发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秋水仙碱与房颤相关的临床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