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赛巴尔通体感染SD大鼠实验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21)

引用 0|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用汉赛巴尔通体菌株感染SD大鼠,检测大鼠体内菌血症及抗体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汉赛巴尔通体菌液经皮下多点注射感染SD大鼠,采集其全血稀释培养,心、肝、脾和肾脏组织匀浆后分离培养,提取疑似汉赛巴尔通体菌落核酸检测,用PCR扩增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进行测序分析,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测定法测定抗体变化情况.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和配伍组方差分析,分析不同感染浓度、不同组织间阳性率和不同感染天数的阳性率差异.结果 共取样品全血90份、组织82份、血清21份,培养均为阴性.核酸检测全血阳性率为30.56%(22/72),其中第1、3、5天均有阳性样品,最高阳性率为100%(第3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组织阳性率为22.86%(16/70),其中第3、5天均有阳性,阳性率最高的是肾脏,检测的16份样品中7份为阳性,其次是肝脏,检测的18份样品中5份为阳性,肾脏阳性率持续时间最长为5d.检测血清18份,抗体阳性6份,最早出现在感染的第7天,持续到第14天实验结束.经配伍组方差分析,不同剂量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43,P=0.082);经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不同组织样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55,P=0.057).经配伍组方差分析,不同感染天数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70,P=0.001),其中第3天与第1、5、7、10和14天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D大鼠可短期感染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的高峰值出现在感染后的第3天,抗体至少可持续到感染后第2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