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2)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洪泽湖大堤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稳定性、水土保持功能及抗冲能力,为洪泽湖大堤植物的选择及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称重法、重铬酸钾外加热氧化法、环刀法、湿筛法、索波列夫抗冲仪和静水崩解法测定洪泽湖大堤杨树、杨树与水杉混交林、水杉、朴树和狗牙根等不同植物群落的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容重、水稳定性团聚体、抗冲性和水稳性指数.[结果]在所有的植物群落中,杨树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郁闭度均最高.随着土层深度(0-45 cm)的增加,5种植物群落的根系生物量逐渐降低,而且朴树根系生物量在各土层中均高于其他植物群落,其次为杨树和狗牙根(除第3 土层外).大多数情况下,杨树和朴树群落可以有效提高大堤3个土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此外,0-15 cm和15-30 cm 土层中,杨树群落的<0.25 mm团聚体含量,以及朴树群落的>0.25 mm团聚体含量高于其他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对地表土壤的护堤防蚀效应明显不同.狗牙根和杨树群落的土壤抗冲性和水稳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杨树×水杉和朴树群落,水杉群落显著低于其他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土壤抗冲与水稳性指数)与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容重、总孔隙度显著正相关.[结论]杨树、朴树和狗牙根群落土壤稳定性较高,护堤防蚀能力突出,针对目前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可进行合理的林相改造、加强群落配置,从而提升洪泽湖大堤防护林功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