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meta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

引用 1|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为特点,常伴有严重的后遗症[1-2].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后遗症,其中上肢功能障碍的出现率较高并难以治愈[3].调查显示,高达80%的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就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即使经康复治疗后,也仅有5%-20%患者上肢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恢复[4].同时大部分脑卒中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碍[5].动作观察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6].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对动作观察对于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进行了探索,然而,目前仍未有广泛认可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其有效性也需进一步验证[7].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对动作观察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其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提供循证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