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周公庙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2021)

引用 1|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本文对周公庙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期了解西周时期关中地区周人的生业方式及采邑型聚落内的社会状况.数据显示,狗和大部分猪为家养杂食,少部分猪可能为山林放养;牛、羊采取野外放养与家庭圈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鹿为野生资源,未见人为饲养证据.先民的日常食物以C4类作物(粟、黍)为主导,动物蛋白主要来源于家畜.男性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女性,下层贵族的δ13C、δ15N平均值高于普通平民,但均未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同位素数据及动、植物考古学研究可知,周公庙遗址西周时期农业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以粟作农业为主体、家畜养殖为辅助、采集狩猎为补充的复合型生业模式,中下层个体间生活方式及食物结构差异不大,社会整体较为稳定.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