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6~12个月病毒学失败患者耐药性分析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四川省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6~12个月病毒学失败患者的耐药影响因素和耐药特征.方法 对2016-2019年接受治疗6~12个月且病毒学失败患者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统计学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分析病毒学失败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地区和亚型毒株间耐药突变特征.结果 3626例患者符合调查标准,成功获得序列2915例(80.39%),其中1246(42.74%)例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注射吸毒者的耐药突变是异性性传播患者的1.90倍;艾滋病的耐药突变是HIV感染者的1.75倍;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和200~349个/μl的耐药突变是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0.76和0.64倍;初始治疗方案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的二线治疗方案的耐药突变是是含齐多夫定的0.37倍;感染CRF01_AE亚型毒株的耐药突变是感染CRF07_BC亚型毒株的1.34倍.成都平原、川东北、川西北、川南和攀西地区耐药率分别为45.41%、37.47%、54.84%、43.38和34.34%,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流行亚型CRF07_BC、CRF01 _E、CRF08_BC和CRF85_ BC耐药率分别为39.60%、48.55%、34.17%和44.27%,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川治疗6~12个月艾滋病患者病毒学失败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突变状况复杂多样,感染途径、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程、感染毒株亚型、初始治疗方案是治疗6~12个月病毒学失败患者发生耐药的影响因素,且各地区耐药发生和各亚型耐药突变特征不同.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