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分泌型与非分泌型母亲母乳菌群结构的差异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2021)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连地区分泌型和非分泌型母亲哺乳期间母乳菌群的主要差异.方法 于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纳入42名志愿者产妇,收集其产后第6天的母乳样本.提取母乳样本DNA,并对包含rs601338和rs1047781单核酸位点多态性(SNP)的片段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加以测序,以检测受试母亲岩藻糖基转移酶2基因(FUT2)的类型.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不同母乳样本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且对不同母乳样本中的微生物丰度及类型展开探讨.结果 母亲分泌型分布情况分析:42名志愿者中,36名母亲是分泌型,6名母亲是非分泌型.母乳菌群多样性分析:分泌型与非分泌型组母亲母乳菌群比较,发现反映组内差异的Alpha多样性指数(包括Ace、Chao1以及Shannon等)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主坐标分析,发现分泌型组和非分泌型组的距离相对较远,母乳菌群组内菌群结构类似,组间差异性较显著,说明母乳中的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可明显改变母乳中菌群结构.乳汁菌群物种构成分析:从门水平分析,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为主要优势菌;从属水平分析,2组母乳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属丰度差异较显著.相关性分析:分泌型母乳的菌群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更强,说明分泌型母乳对菌群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结论 母乳菌群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体FUT2基因类型,即母亲分泌型和非分泌型的影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