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喹诺酮耐药基因特征及MLVA分子分型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2021)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喹诺酮耐药状况及其分子分型机制.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83株鼠伤寒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扩增沙门菌的喹诺酮耐药区(QRDR)基因(gyrA,parC)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aac(6')-Ib-cr,oqxA,oqxB);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比较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 83株鼠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7.7%(23/83),13.2%(11/83)和4.8%(4/83),QRDR基因突变率为25.3%(21/83).21株基因突变株存在gyrA和parC两个突变类型,突变氨基酸类型分别为Ser83Tyr、Ser83Phe、Asp87Tyr和Asp87Asn,其中以第87位氨基酸突变为主,占总突变数的52.4%(11/21).parC基因突变菌1株,为第80位氨基酸突变Ser80Arg,该菌株同时为gyrA:Ser83Phe突变.PMQR基因(aac(6')-Ib-cr,oqxA,oqxB)在83株鼠伤寒沙门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0.5%(17/83)、15.7%(13/83)和16.9%(14/83).72株鼠伤寒沙门菌经MLVA分型后遗传关联度介于42.3%~100%之间,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分为18个型别,其中次优势型MT5菌株耐药基因与MLVA分型表现出一定的关联性.结论 福建地区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不高,但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中度敏感菌中存在耐药基因突变,并具有一定的聚集性,需继续加强检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