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2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研究

Journal of Parasitic Biology(2021)

引用 1|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观察单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对改善小鼠2型糖尿病症状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雌性组和高脂+雄性组,高脂+雌性组和高脂+雄性组小鼠分别感染雌性和雄性血吸虫,并以高脂饲料喂养;每周称量小鼠体重,在各组小鼠体重出现显著变化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先后给予2次低浓度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腹腔注射,检测各组小鼠血糖变化,并检测小鼠血脂;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细胞IL-4和IFN-γ分泌水平,分析小鼠Th1/Th2免疫应答类型.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高脂+雄性组体重显著低于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雌性组,体重趋向正常饮食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30 min,高脂+雄性组血糖为(16.97±3.09)mmol/L,与正常饮食组(21.6±1.96)mmol/L和高脂+雌性组(20.84±2.93)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高脂饮食组(20.24±3.89)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次STZ诱导后,正常饮食组在第24周血糖达到峰值(13.76±0.93)mmol/L,高脂饮食组在第25周达到峰值(10.24±1.48)mmol/L;高脂+雌性组血糖峰值在第26周,为(9.84±0.99)mmol/L,高脂+雄性组血糖峰值在第25周,为(7.7±2.62)mmol/L.4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脂+雄性组脾细胞IL-4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雌性组(均P>0.05).结论 雄性血吸虫感染可以抵抗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体重增加和血糖上升,改善小鼠葡萄糖代谢,拮抗STZ诱导的血糖升高,并诱导Th1和Th2型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