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危险因素

LI Xiumei, LIU Wei, CHANG Ran,CHEN Qunlin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2022)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肺部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3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51例治愈出院COVID-19患者的资料,比较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型、住院天数、有无基础疾病)和CT影像学资料(入院时、住院时、出院时病灶的范围及表现,包括磨玻璃、铺路石征、实变、无病灶),分析COVID-19的影像演变规律及肺纤维化危险因素.结果 51例COVID-19临床分型:普通型32例,重型10例,危重型9例;中位住院天数36(32,40)d.入院时肺部CT表现:磨玻璃19例,铺路石征11例,实变21例;肺部病灶范围20.00(15.00,35.00)%.治疗过程中肺部演变模式:逐渐吸收32例、进展吸收16例、吸收进展吸收3例.出院时肺部CT表现:无病灶8例,磨玻璃28例,铺路石征15例;肺部病灶范围25.00(20.00,50.00)%;出院时肺部有纤维化征象11例,无纤维化征象40例.入院时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和铺路石征30例,治疗过程中演变模式以逐渐吸收为主(32例),而入院时影像表现为实变患者治疗过程中演变模式多变.肺纤维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男性(P=0.048)、临床分型为重型(P=0.006)及危重型(P=0.020)、入院时肺部病变范围(P=0.042).结论 COVID-19肺部影像演变模式以逐渐吸收为主,患者发生肺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是男性、重型及危重型、入院时肺部病变范围较广.胸部CT在评估COVID-19的肺部病灶演变规律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