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细微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2022)

引用 1|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MRI与CT在诊断细微肋骨骨折上的对比研究,探讨MRI对细微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招募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轻度胸外伤患者25例,于受伤后3周内给予患者首次CT及MRI检查,伤后4~8周行CT复查.以复查CT有骨痂生长为金标准,对细微肋骨骨折进行分型,比较MRI与首次CT检查在细微肋骨骨折上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RI与首次CT检查诊断结果 的差异性.结果 细微肋骨骨折分为两型,Ⅰ型为骨皮质断裂伴骨痂形成,MRI上表现为骨髓水肿伴骨膜下积液;Ⅱ型为骨皮质显示完整伴有骨内骨痂形成,MRI上仅有骨髓水肿.复查CT共确诊91处细微肋骨骨折,其中Ⅰ型骨折共86处(占94.51%),Ⅱ型骨折共5处(占5.49%).MRI检查共诊断90处骨折,3处为假阳性,其诊断准确率为92.55%,敏感度为95.60%,其中Ⅰ型骨折共85处(3处假阳性),在压脂序列上表现为"三明治"征,即内层为高信号的骨髓水肿影,中层为低信号的骨皮质,外层为高信号的骨膜下积液;Ⅱ型骨折共5处,在压脂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的骨髓水肿影,无骨膜下积液.首次CT检查发现55处骨折,全部为Ⅰ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均为60.44%.MRI与首次CT检查检出的骨折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MRI检查对细微肋骨骨折具有高度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可作为除CT检查以外的常规补充检查项目应用于轻度胸外伤患者.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