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湖北省并殖吸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ic Disease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湖北省并殖吸虫病流行状况,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20年在湖北省13个县(市、区)设立监测点,每年8-10月,在每个监测点选择1个行政村或沿水系分布的若干自然村,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岁以上全部常住居民进行调查,人数不少于300人.采集监测点居民血样,采用ELISA检测血清抗并殖吸虫抗体水平.血清抗体阳性者再采集痰液用浓集消化法检测并殖吸虫虫卵,并进行个案调查.对采集血样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和相关行为.选择监测点内的山坑、溪流环境采集第二中间宿主溪蟹,采用捣碎沉淀法检测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结果 3年共调查3947人,人群血清抗并殖吸虫抗体总阳性率为9.5% (376/3947).血清抗体阳性者痰液经浓集消化法检测均未查到虫卵.不同地区以兴山县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2.5% (158/218);地区间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9.9,P<0.01).男性和女性血清抗体阳率分别为9.2% (172/1875)、9.9% (204/20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6,P> 0.05).各年龄段血清抗体阳性率以6~9岁和≥60岁较高,分别为11.1% (9/81)和12.9%(251/1951);各年龄段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48,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以小学和大学及以上人群较高,分别为12.4% (277/2228)和2/14;不同文化程度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06,P<0.01).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饮用自来水人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1.3% (285/2529);各种饮用水类型的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834,P<0.01).食用过溪蟹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5% (36/313),未食用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4% (340/3634) (x2=1.539,P>0.05).有饮生水行为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9% (77/1315),无饮生水行为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4%(299/2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29,P<0.01).共采集溪蟹558只,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10.4% (58/558),平均感染度为7.6个囊蚴/只;13个监测点中溪蟹感染率最高的为兴山县,达81.6% (31/38);利川市、丹江口市、建始县、夷陵区、通山县、宣恩县、英山县等7个监测点未查到囊蚴感染溪蟹;不同地区间溪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514,P<0.01).结论 湖北省人群血清抗并殖吸虫抗体阳性率仍较高,以兴山县、≥60岁年龄段、小学文化程度人群为重点人群;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的囊蚴感染率较高,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