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生物信息学对中药复方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分子机制的探索与验证

YANG Ying-ying, GUO Qiong-qiong, TANG Fang-fang,YANG Yu-zhen,LI Lin,CHEN Ping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2021)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以确定临床疗效的6种推荐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治疗COVID-19的分子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利用TCMSP、IMMPORT、OMIM等数据库获得治疗COVID-19的免疫靶点.Cytoscape3.4.0用于构建"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以及网络拓扑学分析,随后进行PPI、G()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 Vina用于分子对接.SsG-SEA利用转录组和microarray数据计算免疫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对"免疫靶点-中药-化合物-疾病"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本研究发现28种COVID-19免疫靶点高度关联化合物,对其进行分子对接发现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Ⅱ)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6种复方均通过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调节细胞因子活性.IL-6是6种复方抗COVID-19的共同核心免疫靶标.肺组织表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IL-6的表达与活化CD8+T细胞、调节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高度有关,是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结论:中药复方的活性化合物豆甾醇、靛玉红、黄芩素等作用于IL-6、IL-10、IL-1B等免疫靶点调节TNF、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作用.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