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21)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利用真实世界数据,综合评价临床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11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急诊和住院孕妇,将患者分为使用hCG组,和使用黄体酮组.收集使用注射用hCG冻干粉和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患者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和实验室数据等,进行数据挖掘与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共收集北京妇产医院符合标准的患者9 640例,hCG组患者用药前后肌酐、白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黄体酮组患者用药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和白细胞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分娩记录和新生儿信息患者,总计3 144例,其中115例出生胎儿存在胎儿畸形或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66%;hCG组461例新生儿,畸形发生率2.82%;黄体酮组2 683例新生儿,畸形发生率3.80%.9 640例患者中,以妊娠20周为妊娠成功的标准评估,共3 455例妊娠成功(35.84%).结论 病例对照分析研究显示hCG与黄体酮在治疗先兆流产方面,hCG有效性不如黄体酮;安全性方面hCG发生肝损伤、脂代谢异常的风险略高,而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风险略低;应用两种药品后不良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hCG比黄体酮胎儿畸形发生率低,不排除与黄体酮有效性高相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