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后常见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2022)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儿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后常见并发症情况,为临床上个体化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介入组和修补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 最终入选499例患儿.介入组284例,男130例、女154例,中位年龄42.0(33.0~56.0)月;修补组215例,男100例、女115例,中位年龄40.0(30.0~60.0)月.两组之间术后1周内残余分流,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组术后1周内新发心律失常、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高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终点时间,两组患儿的残余分流、瓣膜反流及传导阻滞情况均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同样有效,且介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