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轻质油藏不同CO2注入方式沥青质沉积及储层伤害特征

Acta Petrolei Sinica(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致密轻质油藏注CO2会引发沥青质沉积现象.为厘清不同CO2注入方式下沥青质沉积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储层轻质原油为例,在明确CO2注入量和压力对沥青质沉淀量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不同注入压力下CO2吞吐和驱替实验,辅以核磁共振在线扫描技术,研究了不同注气方式下沥青质在岩心中的沉积特征,定量评价了不同注气方式下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物性、润湿性和孔隙结构的伤害程度,从微观孔隙尺度剖析了沥青质沉积对储层的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主要在岩心入口端大量沉积,且越接近岩心出口端沉积量越小,驱替方式下的沥青质沉淀量和沉积区域大于吞吐方式;两种注入方式下孔隙度变化率相差较小,但驱替方式下的渗透率伤害率远高于吞吐方式;沥青质沉积引发岩石润湿性向亲油反转,润湿反转指数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且驱替方式下的润湿反转指数大干吞吐方式;微观尺度下沥青质主要在大孔隙中沉积,但吞吐方式下大孔隙(0.092 μm≤T2 <4.500 μm)堵塞率随注入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小孔隙(0.009μm≤T2 <0.092 μm)堵塞率则先下降、后上升;驱替方式下小孔隙和大孔隙堵塞率均随注入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