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孕中晚期胎儿体格发育超声生物学参数参考范围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Health(2022)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描述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胎儿体格发育超声生物学参数变化特征,构建双胎妊娠胎儿孕中晚期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四个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双胎专项课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年至2017年双胎妊娠胎儿为研究对象,基于临床病案资料获取绒毛膜性等基础特征和双顶径等超声生物学参数.研究最初收集双胎妊娠胎儿1247对,剔除分娩孕周小于34周、胎儿结构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单绒毛膜双胎孕期特殊并发症及关键数据缺失双胎胎儿共364对,最终纳入883对双胎胎儿,其中双绒毛膜双胎704对,单绒毛膜双胎179对.883对双胎胎儿接受3185次超声检查,检查孕周介于第16周至第37周之间.研究通过构建多水平样条模型,分析不同绒毛膜性双胎胎儿各超声生物学参数在不同孕周的分布特征,并将各孕周第10分位数和第90分位数作为参考范围的下限和上限.结果 双胎胎儿四个超声生物学参数均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双绒毛膜双胎四个参数同比略高于单绒毛膜双胎.研究绘制了不同绒毛膜性双胎胎儿四个参数随孕周变化的曲线,给出了相应参考范围的下限和上限.若以本研究建立的参考范围下限为判定标准,10.3%~10.6%的单绒毛膜双胎和11.8%~12.9%的双绒毛膜双胎四个参数测量值低于该下限;若以既往研究建立的单胎参考范围下限为判定标准,则有32.8%~50.3%的单绒毛膜双胎和25.4%~39.0%双绒毛膜双胎四个参数测量值低于该下限.结论 双胎胎儿四个超声生物学参数均随孕周增加而增长,双绒毛膜双胎四个超声参数略高于单绒毛膜双胎.使用单胎胎儿超声生物学参数判定标准评价双胎胎儿体格发育情况,会导致发育不良判定比例过高.本研究给出的不同绒毛膜性双胎胎儿体格发育超声生物学参数参考值范围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验证和推广.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