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患者结节性质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肺结节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分析肺结节性质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结节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n=248)和恶性组(n=220);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肺通气、肺弥散功能检测,分析不同性质肺结节患者的心功能、肺功能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的静息收缩压、静息舒张压、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的最高心率、代谢当量、运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受试者的最高心率、代谢当量、运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受试者的最高心率、代谢当量、运动时间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对照组、良性组和恶性组受试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分别为0.00%(0/100)、8.47%(21/248)、19.55%(43/220),良性组和恶性组受试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14、1.883,P<0.05),恶性组受试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χ2=1.508,P<0.05).3组受试者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用力呼气时间(FE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受试者的呼气流量峰值(PEF)、FEV1、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受试者的PEF、FEF75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受试者的FEV1、FEF50、MM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节患者心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恶性肺结节患者心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心肺功能检查可为鉴别结节性质、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